究竟傳統汽車與電動汽車的傳感器到底有何本質區別?
傳感器作為電動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信息源,是電動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關鍵部件,也是電動汽車電子技術領域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
電動汽車傳感器與傳統汽車傳感器一樣,都是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和其他輔助元件組成,優勢也將信號調節與轉換電路及輔助電源作為傳感器的組成部分。
電動汽車的能量源由電池提供。隨著電動汽車的結構的變化,其內部所用的傳感器也有所不同,傳感器類型也相應發生變化。車內大部分的傳統和機械鋼性信號被柔性的電信號所取代,增加了電源系統中一些電壓計電流傳感器。為了更好地控制電動機的出入電壓計電流,傳感器的檢測精度也比以往有所提高。電動汽車中同時保留了傳統汽車中輔助子系統中作用電子控制傳感單元(ECU),同時對安全管理系統和車身舒適系統傳感器提出更高要求,體現了汽車傳感器的最先進技術。
電動汽車中傳感器的應用
電動汽車傳感器主要分為兩部分使用,電池管理系統BMS和電機控制器,這兩個系統中的傳感器有一些是可以相互兼容使用的,這主要取決于設計者的理念和終端市場的需求。其中溫度傳感器是新能源汽車較為重要的傳感器應用類型。
溫度傳感器
傳統汽車溫度傳感器的作用是測量發動機的進氣,冷卻水,燃油等的溫度,并把測量結果轉換為電信號輸送給ECU。對于所有的汽油機電控系統,進氣溫度和冷卻水溫度是ECU進行控制所必須的兩個溫度參數,而其他的溫度參數則隨電控系統的類型及控制需要而不盡相同。
溫度傳感器在汽車上的應用
電動汽車溫度傳感器主要包括檢測電池溫度的傳感器、監測電機的溫度傳感器,以及用于電池冷卻系統的溫度傳感器等。
1、電池系統溫度傳感器
電動汽車電池只有在精確定義的工作溫度下才能提供最佳的能量輸出,因此要求對電池溫度進行可靠地監控和調節,以防止電池出現過熱現象,最大限度地延長其工作壽命。當計算電池組荷電量(SOC)、充放電比功率、動力電池的溫度時使用多個溫度傳感器來監測電池溫度。
2、電機控制器溫度傳感器
為了確保電機的長壽命和發揮它的最佳性能,電機的溫度也需要持續受到監控,盡可能精確地在溫度高于140℃的范圍內工作,因而確定定子繞組的溫度也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測量定子的溫度,還要求傳感器應便于安裝,且要確保傳感器在安裝和操作過程中免受機械壓力的影響及具有高介電強度,后者可防止驅動器電流電路到測量電流電路之間產生飛弧現象。
市場格局及趨勢
目前,全世界約50個國家從事傳感器的研制、生產和應用開發,研發機構超過6000家。中國汽車傳感器90%以上的市場份額都被西門子、博世、霍尼韋爾等國際零部件巨頭占有。
一直以來,我國在傳感器企業多涉足的是大眾化的日用品方面,對汽車領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業化研究太少,國內現有產品大多靠模仿國外,企業規模相對也小,產品進入不了主流市場。一方面是傳感器研發投入較高,而價格相對其他零部件也沒有優勢,企業沒有太大動力去研發生產;另一方面,國內傳感器企業系統和設備較外資企業落后,導致企業無法真正了解產品后續的匹配性和可靠性及如何改進,而汽車對零部件的要求高,整車企業采購會優先選用質量更可靠的外資品牌。
市場趨勢:近兩年,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國內車用傳感器領域涉入企業逐漸增多,包括傳統工業及家用級傳感器企業、互聯網企業、創業型電子半導體型企業等。在該領域兼并購也開始呈現,國外大型傳感器已完成第一輪并購,形成了自身技術優勢,國內傳感器企業也開始走入并購重組的軌道。
產品趨勢:未來汽車傳感器將呈現“三化”趨勢:微型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微型化傳感器利用微機械的加工技術將微米級的敏感元件、信號調理器、數據處理裝置集成封裝在一塊芯片上,具備體積小、價格便宜、便于集成等特點,可以提高系統測試精度;多功能化使傳感器能夠同時檢測多個特性參數;而智能傳感器由于帶有專用計算機,因而具有智能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