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朝智能系統發展—新一代嵌入式智能系統

11月10日微軟發布了其嵌入式產品藍圖,進一步詮釋智能系統。提及這個智能系統,就不得不說物聯網。根據IDC研究數據顯示,2011年上述“智能”設備出貨量已逾 18 億臺,收入已突破 1 萬億美元。此外,預計截止到 2015 年市場出貨量將翻番到近 40 億臺,收入也將突破 2 萬億美元。

嵌入式之未來:智能系統

微軟嵌入式事業部項目管理總監Ben Smith認為智能系統的演變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每個專用設備有自己的操作系統,收集各種資料;二是把信息、數據提取放到服務器上;三是提取更多的信息放在除服務器以外的其他設備上。通過對信息的分析使得企業擁有更好的洞察力,幫助企業制定策略。

在Ben Smith看來智能系統并不是一個新生事物,構成智能系統的基礎的各種技術和設備早已存在,比如現在可以通過一臺終端設備實現取款、繳費,購買電影票等功能。智能系統須包含以下屬性:身份、安全、連接、管理、分析和用戶體驗。

今年新上任的Ben Smith作為該部門的明星人物,過去曾任職于微軟XBOX360項目部門,他領導的團隊曾推出了Kinect這款產品。借助于Kinect產品創意的智能設備可突破性的改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諸多事物。

微軟Kinect效應

關于Kinect,已經無需多言了。在互聯網上進行相關應用搜索,得到的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毫無疑問,kinect作為一款消費電子產品來說獲得了無比的成功。在外界近年來質疑微軟缺乏創新能力的時候,給予了最好的回應。

《商業價值》雜志稱Kinect將引領第三次人機交互革命,不僅因為其全新的操作方式,更因為其背后所蘊含的創新精神。并將1983年推出的鼠標和2007年推出的iPhone為前兩次人機交互革命的坐標點。

重要的是,Kinect被打上了一個深深的微軟印記。

數據就是"金錢"

數據是如何轉化成金錢的?Ben Smith認為,首先針對嵌入式設備本身的運營情況,操作系統表現及用戶體驗數據進行相關收集;其次從這些設備上收集、存儲、處理數據;通過有線網絡、無線網絡、手機網絡等各種移動設備進行聯通,并與后臺的服務器連接。

最后也就是產生價值的環節:在后臺利用搜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對系統的改進使用戶體驗獲得提升。從而推動并提供更多的商業價值。

端到端和云計算

這兩年來“端到端”和云計算成了熱門詞匯,從IBM、惠普、甲骨文、戴爾、思科等等,各大IT廠商無不在講。為此,廠商也在進行各種并購,來補全自己的產品線。對于我們眼中傳統的軟件巨頭微軟來說,微軟眼中的嵌入式未來也是“端與端”的互聯。

Ben Smith在談到微軟嵌入式的發展戰略時,分成了三塊。將不斷更新的Windows系統擴展到專用設備,即智能設備上,利用創新來推動Windows Embedded;推動機器到機器的數據傳輸,一直到企業后臺;聯合OEM廠商和獨立軟件開發商、企業開發部門共同為企業量身定做各種設備。通過這樣的生態環境來實現共贏。

在這里云計算構成了智能設備端到端戰略的巨大推動力,SQL Azure以及SQL Server為企業提供所需要的商業智能。

將Windows和云計算的能力融入智能系統

相比較其他競爭對手,微軟所提供的嵌入式操作系統Windows Embedded Enterprise, 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還有Windows Embedded Compact。正如同我們常見的Windows7家用版,高級家用版,旗艦版等版本細分一樣,微軟不單是提供一套操作系統,而是提供了一整套高度互聯互通的生態系統。

Ben Smith表示微軟公司正在研發針對嵌入式設備和數據分析的解決方案,利用無孔不入的互聯網以及云計算強大的計算能力來創建智能系統:為了實現與后端基礎架構的緊密整合,將與Windows Azure緊密合作,以確??蛻裟軐⒃朴嬎銦o縫整合到其智能系統中。

另外,駕于設備和云環境之上的Visual Studio 允許開發人員創建一個能與智能系統無縫連接的分布式應用程序。Windows Embedded將支持所有最新的微軟工具和框架,這樣開發人員就有一個從設備端到云端都支持的統一的可信賴平臺來進行開發工作。